![]() |
|
|
|
詳細介紹制粒機的調試過程 |
飼料機械主要有粉碎機、飼料混合器、制粒機、包裝秤等設備,在整個飼料生產機組中應根據實際需要合理地安排各種型號的設備,使各個設備都能完全地發揮出應有的生產能力。同時正確的使用和維護設備才能使生產有序進行。制粒機作為生產中的關鍵設備,它的使用和維護、保養尤為重要。下面介紹一下制粒機的使用和維護、保養。 一、制粒的一般工作過程 料倉-喂料螺旋-調質器-制粒機-冷卻器-成品倉。 二、制粒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.物料在制粒前,要經過調質,蒸汽的壓力一定要穩定4-8bar,而且蒸汽在調質前一定要除水,如果蒸汽中含有大量的水分,會造成制粒的堵塞。物料經過調質后,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熟化,可顯著提高飼料中營養成份的利用率。 2.制粒的過程中,應經常檢查物料的濕度和溫度。濕度的檢查方法是:用手輕捏后,物料可成塊為好。溫度要因制粒品種的不同而不同,要穩定地控制在75—95℃之間。 3.制粒后的顆粒的冷卻一定不能過快或冷卻不夠,如果冷卻過快,會使物料顆粒表面開裂,冷卻不夠,溫度過高,會使物料吸濕,造成霉塊。冷卻后的物料應與室溫一致。 1 調試制粒機前的準備工作及空車試驗 1.1 檢查車間內的電、氣、水是否已經到位,制粒機并處于待機狀態 1.2 將操作面板上的電位器開關逆時針旋轉,處于最慢轉速位置。 1.3 為了保證安全,制粒機開蓋后自動停機,操作時不能開蓋。故需置位后才能啟動。從鍋蓋視鏡上觀察攪拌槳,先按F攪拌槳啟動按鈕,觀察攪拌槳的轉向——應是逆時針轉動,如轉向不對,應將電機進線換向。確認轉向后再啟動。在慢速轉動時如有異常聲音,應停機檢查。 1.4 檢查制粒刀的轉向應為順時針方向,檢查的方法與上述相同。 1.5 調試氣密封、氣密封清洗和水冷卻系統。氣密封和氣密封清洗是由一套共同的管路來完成的。調試時先將指令開關撥向停的位置.觀察氣腔有無氣水溢出或泄漏.如有則需檢查單向閥。第二步將指令開關撥向進氣位置.檢查是否有氣。最后將指令開關撥向進水位置是否有水,如有異常,則檢查膜片閥。水冷卻是按鍋體溫度和工藝要求決定,當連續工作后鍋體發熱而需要冷卻時可打開冷卻出水閥,調節流量.流量大冷卻快。同時確定所需的溫度設置.由溫控自動執行。 2 投料實物制粒經一系列空運轉調試后即可投料進行實物制粒: 2.1 投料準備:接通水、電、氣。打開鍋蓋,檢查出料門是否關閉。成品盛器置于出料口下,準備試車的原料及各種輔料、粘合劑、水或酒精置于墊板上。 2.2 實物調試:打開鍋蓋,將粉料倒入鍋內.先啟動攪拌槳加入粘合劑,再啟動制粒槳。調節手動電位器至中低速運轉1~2分鐘后再調節攪拌槳轉速至中高速。攪拌槳電流逐步升高,持續2~59鐘后電流達到峰值,繼續攪拌1分鐘即可成粒。如電流達不到峰值可再添加少量粘合劑,繼續攪拌1~2分鐘即可。 各物料電流峰值需根據實際試驗后獲得,通過手動調節速度,不斷探索,做好記錄,總結出最佳攪拌槳和制粒刀轉速及運轉時間參數(值),然后批量生產時按所需參數輸入變頻器內,進行程控。 2.3 出料:制粒完成后,打開出料門,在攪拌槳的推動下,由出料口落入盛器內。 2.4 清洗(CIP):在制粒生產結束時或當更換品種時,必須及時對機器進行清洗。清除殘留物。清洗時必須保持空氣壓力,使料門、鍋蓋能正常工作.然后將出料門關閉。開啟鍋蓋。把指令開關撥向進水位置。向鍋內進水,這時注意水位應低于制粒刀的位置 待進水完成后,關閉鍋蓋,開啟攪拌槳,慢速轉動清洗。清洗結束后將指令開關撥向進氣位置。將鍋內剩水吹凈。用干布擦干。準備下次生產。 |
--- 相關新聞 --- | ||||||||||||||||||||
--- 相關產品 --- | 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
|